时间: 2025-04-29 21:3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39:38
地方分权是指中央政府将一部分行政、立法或财政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的过程。这种做法旨在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和责任感,以及更好地适应地方的特殊需求和条件。
地方分权一词源于政治学和公共管理领域,随着全球化和社会发展,其概念和实践也在不断演变。历史上,许多国家在不同阶段都实施过地方分权政策,以适应社会变革和提高治理效率。
在某些文化中,地方分权被视为民主和参与式治理的体现,有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在社会背景中,地方分权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地方分权往往让人联想到民主、自主和效率。它激发了对地方发展的积极期待,同时也可能引发对权力滥用的担忧。
在个人经历中,地方分权可能体现在社区参与决策的过程中,如居民对当地公园建设的意见征集。
在诗歌中,地方分权可以被描绘为“权力的花朵,在地方的土壤中绽放”,象征着权力与地方的和谐共生。
结合图片,地方分权可以被视觉化为一棵树,树干代表中央政府,树枝代表地方政府,每一片叶子都是一个社区。音乐方面,可以选择轻快的旋律,象征地方分权的活力和多样性。
在不同文化中,地方分权的实践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欧洲,地方分权往往与联邦制相结合,而在亚洲,中央集权的传统可能影响地方分权的实施。
地方分权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通过对地方分权的深入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权力分配和治理模式的多样性,以及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讨论和分析相关议题。
1.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2.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3.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4.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