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9:56
词汇“匡定”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言或专业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匡定”字面意思是通过纠正或调整来确定某事物的状态或位置。其中,“匡”有纠正、扶正的意思,“定”则是确定、稳定的意思。结合起来,“匡定”可以理解为通过纠正错误或调整偏差来达到确定和稳定的状态。
“匡定”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匡”字在甲骨文中有扶正的含义,而“定”字则一直有确定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匡定”这个词汇,但其使用频率逐渐减少,现在更多出现在较为正式或专业的文本中。
在**传统文化中,“匡定”可能与儒家思想中的“正名”和“治国”理念相关,强调通过正确的指导和治理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匡定”给人一种正直、有序和稳定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智慧和权威。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在讨论如何纠正错误或调整策略时使用这个词汇,例如在团队项目中讨论如何匡定方向。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匡定”来表达通过智慧和努力使事物回归正轨的意境:
岁月如梭,世事多变,
唯有智慧,匡定乾坤。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智者在调整罗盘或地图,象征着通过智慧来匡定方向。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庄重或古典的音乐,来增强“匡定”带来的稳定和权威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含义可以通过组合词或短语来表达,例如英语中的“rectify and stabilize”。
“匡定”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专业性的词汇,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专业领域中仍有其独特的价值。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1.
【匡】
(形声。从匚(fāng),表示与筐器有关,王声。本义:盛东西的方形竹器)。
“筐”的古字。容器名。
【引证】
《说文》-匡,饭器,也。 、 《诗·小雅·楚茨》-既齐既稷,既匡既勑。 、 《礼记·檀弓》-蚕则绩而蟹有匡。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