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4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0:15
词汇“小帖”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分析时需要结合可能的语境和历史背景来进行。
“小帖”字面意思是指小型的帖子或者小型的书信。在古代,它可能指的是官方或私人之间传递的简短文书或通知。
由于“小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可能出现在特定的历史文献、古代文学作品或者某些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文献学)中。在口语中几乎不会使用。
“小帖”的词源可能与古代文书制度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已经大大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常用的是“便条”、“纸条”等词汇。
在古代*,小帖可能用于官方或私人的简短通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信息传递方式和文化俗。
由于“小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给人一种古老、传统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书信文化。
由于“小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接触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小帖”作为一个历史元素,融入到关于古代通信方式的故事或诗歌中。
由于“小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小帖”的词汇,因为它与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相关。
“小帖”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它的意义和用法主要与古代的文书制度和通信方式相关。在现代汉语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更为常见的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1.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2.
【帖】
(形声。从巾,占声。本义:古代字写在布帛上叫帖)。
写在帛上的书签。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木部曰:“检,书署也。”木为之谓之检,帛为之则谓之帖,皆谓幖题,今人所谓签也。”-帖,帛书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