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6:35
词汇“增冰”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分析。
“增冰”字面意思是指增加冰的数量或厚度。它可以指自然现象,如湖面或河面结冰的增加,也可以指人为活动,如在饮料中加入更多冰块。
在文学中,“增冰”可能被用来形容环境的寒冷加剧,或者比喻某种情况变得更加严峻或冷酷。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语境下,比如讨论天气变化或饮料制作。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冰川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冰的积累过程。
由于“增冰”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增”和“冰”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冰的数量或厚度的增加。
在某些文化中,冰的使用可能与饮料的制作有关,如在炎热的国家,人们可能更倾向于在饮料中加入冰块。在社会背景中,增冰可能与气候变化相关,如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
“增冰”可能让人联想到寒冷、冰冷的环境,或者在炎热的天气中享受冰凉饮料的愉悦感。它也可能让人想到冰川的美丽和脆弱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增冰”这个词汇,除非是在讨论天气变化或饮料制作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这炎热的夏日,增冰的饮料带来一丝清凉,如同沙漠中的绿洲。”
“增冰”可能让人联想到冰川的图片,或者冰块在饮料中碰撞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冰的增加可能有不同的词汇,但基本概念相似。例如,英语中可能会用“ice accumulation”来描述。
“增冰”是一个描述冰的数量或厚度增加的词汇,它在特定语境下可能有用,但在日常交流中并不常见。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相关领域的专业术语,并在特定情况下使用它。
1.
【增】
(形声。从土,曾声。字本作“曾”。本义:增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增,益也。 、 《广雅·释诂一》-增,加也。 、 《荀子·法行》-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 、 《淮南子·本经》-残高增下。 、 《列子·汤问》-山不加增。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增脚气病。 、 《聊斋志异·狼三则》-止增笑耳。 、 蔡元培《图画》-乃增损。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 清·洪亮吉《治平篇》-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组词】
增年、 增增、 增奉、 增拓、 增息、 增累、 增损、 增广、 增置、 增防
2.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