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2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28:19
“凶嫌”一词通常指的是涉嫌犯罪的人,特别是那些被怀疑犯有严重罪行的人。这个词汇强调了嫌疑人的危险性和犯罪的可能性。
在不同的语境中,“凶嫌”的使用有所不同:
这些同义词在细微差别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犯罪嫌疑人”更正式,而“嫌犯”则更口语化。
“凶嫌”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凶”(指危险或恶)和“嫌”(指嫌疑)组成。在历史上,这个词汇一直用于指代涉嫌犯罪的人,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凶嫌”可能带有特定的负面含义,尤其是在强调法律和秩序的社会中。这个词汇常常与犯罪、危险和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
“凶嫌”这个词汇通常会引发负面情感,如恐惧、厌恶和警惕。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犯罪现场、警方的追捕和法律的审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新闻报道或社交媒体上看到关于“凶嫌”的讨论,这可能会影响我们对某些**的看法和态度。
在诗歌中,可以将“凶嫌”作为隐喻,用以描述内心深处的黑暗或未解之谜:
在那幽暗的角落, 凶嫌潜伏, 心中的阴影, 难以抹去。
结合图片,可能会联想到警方通缉令上的嫌疑人照片;结合音乐,可能会联想到紧张的背景音乐,如警匪片中的配乐。
在不同语言中,“凶嫌”可能有不同的对应词汇,如英语中的“suspect”或“criminal suspect”。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犯罪嫌疑的性质。
“凶嫌”这个词汇在法律和刑事侦查领域中非常重要,它不仅指代了涉嫌犯罪的人,还反映了社会对犯罪和法律的态度。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对于准确传达信息至关重要。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嫌】
(形声。从女,兼声。本义:疑惑,怀疑而有可能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嫌,一曰疑也。 、 《礼记·曲礼上》-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也。 、 《礼记·坊记》-使民无嫌。 、 《吴越春秋》-岂敢有嫌哉? 、 李白《长干行》-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 《论衡·案书》-卿决疑讼,狱定嫌罪。
【组词】
嫌间、 嫌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