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1 22:5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22:58:09
养料:字面意思是指供给生物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如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养料也可以指任何能够促进事物发展或增强其功能的东西。
养料一词源于汉语,由“养”和“料”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养”指供养、养育,“料”指材料、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指代供给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养料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传统社会中,食物的选择和准备方式被认为对健康和福祉至关重要,因此养料的概念在这些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养料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积极、滋养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健康、生长和活力,因此在表达中常常用来强调某物对个人或集体的积极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关注食物的营养价值,确保我的饮食中包含足够的养料以维持健康。例如,我会选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确保我的身体得到必要的营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养料”:
晨光洒落,露珠闪烁, 绿叶吸收着大地的养料, 生命的旋律在枝头跳跃, 滋养着希望,孕育着梦想。
养料这个词可以让人联想到绿色的田野、茂盛的植物和健康的生物。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幅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在听觉上,可以想象鸟鸣和风声,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生命力的象征。
在不同语言中,“养料”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都是指供给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例如,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nutrient”或“nourishment”。
养料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不仅涉及生物学和营养学的基本概念,还能够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发挥比喻和象征的作用。通过深入理解这个词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丰富地表达和理解与生长、健康和滋养相关的概念。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料】
(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计数;计量;核计。
【引证】
《说文》-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会意。 、 《国语·晋语》。注:“数也。”-宣王料民于太原。 、 《国语·楚语》-楚师可料也。 、 《国语·周语上》-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
【组词】
料校、 料民、 料数、 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