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4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1:09
捣蒜 的字面意思是指将大蒜捣碎或压成蒜泥的过程。这个动作通常用于烹饪中,以便在食物中加入蒜的香味。
“捣蒜”这个词源于汉语,其中“捣”字意为用力击打或压碎,而“蒜”则是指大蒜。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用于描述烹饪过程中的一个步骤。
在*文化中,蒜被认为具有驱邪和保健的功效,因此“捣蒜”不仅是烹饪的一部分,也与健康和传统俗有关。
“捣蒜”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家庭的温馨和烹饪的乐趣,也可能让人想到蒜的强烈气味和味道。
在我的生活中,“捣蒜”是烹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捣蒜时,都能感受到食物即将变得美味的期待。
在诗歌中,可以将“捣蒜”比喻为生活中的琐碎但必要的努力:
像捣蒜般细腻, 生活的每一粒蒜瓣, 在时间的臼中, 磨出香醇的岁月。
想象一下,一个厨房里,一个人正在用蒜臼捣蒜,蒜瓣在臼中发出“咚咚”的声音,蒜香四溢,这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
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蒜的使用普遍,但“捣蒜”这个动作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因为每个语言和文化对烹饪步骤的描述可能有所不同。
“捣蒜”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烹饪动作,也承载了文化、情感和生活的多重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语言的丰富性。
1.
【捣】
(形声。从手,岛声。本义:捣,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捣”。-擣,手推也。一曰,筑也。 、 《仪礼·有司彻》-擣肉之脯。 、 《礼记·杂记》注-所以捣郁也。 、 《齐民要术·种谷》-捣麋鹿羊矢(屎)。 、 唐·李白《捣衣篇》-夜捣戎衣向明月。
【组词】
捣碓、 捣嗓子、 捣蒜打、 捣磕
2.
【蒜】
(形声。从艸,祘(suàn)声。本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大蒜、小蒜两种)。
同本义 。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地下鳞茎有白皮包裹,内有小鳞茎,叫“蒜瓣”。根椐蒜瓣的大小分大瓣种和小瓣种。大蒜种西汉时从西域传入。小蒜种由山蒜移栽,从古已有。蒜苗、蒜苔作蔬菜,蒜头作佐料和入药。
【引证】
《说文》-蒜,荤菜也。 、 《齐民要术》引《说文》-蒜,菜之美者
【组词】
蒜果、 蒜气、 蒜锤子、 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