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4:53
词汇“劈破面皮”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用力劈开或打破表面的皮肤。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揭露事物的真相或本质,或者指直接面对问题,不回避困难。
在文学作品中,“劈破面皮”常用来形容人物勇敢面对现实,不畏艰难。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鼓励他人直面问题,不要逃避。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一种直接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劈破面皮”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直接面对问题的一种文化倾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字面意义,而是更多地用于比喻意义。
在**文化中,直面问题被视为一种勇气和智慧的体现。因此,“劈破面皮”这个成语在鼓励人们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鼓舞的。它让我联想到勇气和决心,以及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的精神。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劈破面皮的情况,比如在团队项目中直接指出存在的问题,虽然起初可能会感到不适,但最终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团队的进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劈破面皮,直面风雨,/ 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揭露真相,不掩瑕疵,/ 光明磊落,心无旁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用力劈开障碍物的画面,传达出力量和决心。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节奏强烈、充满力量的音乐,来强化这种直接面对问题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ut to the chase”或“get to the bottom of it”,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表达了直接面对问题和揭露真相的意思。
通过对“劈破面皮”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鼓励人们直面问题和挑战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勇敢面对现实,不回避问题。
1. 【劈】
2.
【破】
(形声。从石,皮声。本义:石头开裂;破碎,碎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破,石碎也。 、 李贺《李凭箜篌引》-石破天惊逗秋雨。 、 《史记·项羽本纪》-沉船、破甑。 、 《荀子·劝学》-卵破子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恐其破璧。
【组词】
爆破、 破瓦、 破卵倾巢、 破剥、 破坠、 破溃、 破块
3.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
4.
【皮】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 、 《广雅》-皮,剥也。 、 《战国策·韩策》-皮面抉眼。 、 《释名》-皮瓠以为蓄。
【组词】
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