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0:00
词汇“横槊”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文学作品。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横槊”进行分析:
“横槊”字面意思是指横拿着长矛或长枪。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武将或勇士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姿态。
“横槊”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槊是指长矛,横表示横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在古代**,武将的英勇形象常常通过“横槊”这样的动作来表现,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武力和英雄主义的崇尚。
提到“横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场上的勇士,给人一种英勇、豪迈的情感反应。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学讨论中。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场的诗歌时,可以使用“横槊”来增添历史的氛围: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横槊立马,
英雄气概,
千古风流人物。
结合古代战争的影视作品,如《三国演义》的战斗场景,可以更好地理解“横槊”的视觉形象。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形容战士的姿态,但由于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具体的词汇和用法会有所不同。
“横槊”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在学*汉语和理解**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语言的精髓。
1.
【横】
横暴;放纵。 同: 犷
【引证】
《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 、 《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横行天下。 、 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东夷横畔。 、 《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
【组词】
蛮横;横政、 横侈、 横虐、 横逆、 横逞、 横施、 横议、 横杀
祸害。
【引证】
《世说新语·自新》-谓为三横。 、
2.
【擢】
(形声。从手,翟(dí)声。本义:抽引,拉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擢,引也。 、 《方言二》-擢,拔也。 、 《小尔雅》-拔根曰擢。 、 《史记·范雎列传》-擢贾之发,以赎贾之罪,尚未足。 、 枚乘《上书谏吴王》-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 、 《韩非子·奸劫弑臣》-卓齿之用齐也,擢湣王之筋,悬之庙梁。 、 宋·苏轼《惠州李氏潜珍阁铭》-蔚鹅城之南麓,擢仙李之芳根。 、 汉·王符《潜夫论》-车上御驰马,蓬中擢舟船。 、 明·刘基《如梦令·题画》-风起,风起,擢入白擢花里。
【组词】
擢筋剥肤、 擢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