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1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10:53
“九霄云外”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天空极高处,云层之外。基本含义是指非常遥远或高不可及的地方,常用来形容事物超出了正常范围或难以触及的境界。
“九霄云外”源自**古代对天空的想象,古人认为天空有九重,每一重都有不同的云层,因此“九霄”指的是天空的最高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任何高远或遥不可及的事物。
在**文化中,天空和云彩常常被赋予神秘和超然的象征意义。因此,“九霄云外”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也承载了人们对未知和超越的向往。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神秘和向往。它让我联想到广阔无垠的天空和深邃的宇宙,激发了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九霄云外”来形容那些难以实现的梦想或遥远的旅行目的地。例如,我曾梦想去北极看极光,那感觉就像是去到了九霄云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星辰闪烁在九霄云外,
梦的翅膀,穿越时空的界限。
心灵的航船,驶向未知的彼岸,
在宇宙的怀抱中,寻找永恒的光芒。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星空图,星星点点,仿佛在九霄云外。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一些宇宙主题的音乐,如《2001太空漫游》的主题曲,带来一种深邃和神秘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yond the clouds”或“out of this world”,虽然它们没有“九霄云外”那么富有诗意和神秘感,但也能表达类似的遥远和高不可及的概念。
“九霄云外”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对天空和宇宙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向往。它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欣赏汉语的丰富性和深邃性。
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婶娘那时怎样疼我来,如今就忘在~?
1.
【九】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 、 《易·文言》传-乾玄用九,乃见天则。 、 《楚辞·九辨》序-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 、 《管子·五行》-天道以九制。
【组词】
九伯、 小九九、 九九、 九地
2.
【霄】
(形声。从雨;肖声。本义:米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霄,雨霓为宵。 、 《国语·齐语》。注:“冰雪杂下者谓之霄。”-雨霓为霄雪。 、 《和吴冲卿雪诗》-风助霄仍汹。
【组词】
霄雪
3.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4.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