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1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14:07
词汇“冻黎”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也没有明确的基本定义。因此,我将从这个词汇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即从可能的误写或方言词汇的角度来探讨。
由于“冻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我们无法给出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它可能是某个方言中的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社群中的俚语,但在普通话中并不常见。
由于缺乏明确的定义,我们无法讨论“冻黎”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如果它是一个方言词汇,那么它可能只在特定的地理区域或社群中使用。
由于“冻黎”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提供例句来展示其不同用法。
由于“冻黎”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列出与其相关的同义词和反义词。
由于“冻黎”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探讨其词源和历史演变。
如果“冻黎”是一个方言词汇,它可能反映了特定地区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但由于缺乏具体信息,我们无法进行深入分析。
由于“冻黎”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讨论它带给人的情感反应或联想。
由于“冻黎”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分享与该词汇相关的个人经历或故事。
由于“冻黎”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将其融入到诗歌、故事或其他创作中。
由于“冻黎”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结合图片、音乐或视频来探讨其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冻黎”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比较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
总结来看,“冻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们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如果它是一个方言词汇或特定社群中的俚语,那么它可能只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并且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背景知识来进行研究。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标准词汇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和社群。
1.
【冻】
(形声。从仌(bīng),东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冻,仌也。 、 《风俗通》-壮冰曰冻。 、 《礼记·月令》-水始冰,地始冻。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风掣红旗冻不翻。
【组词】
冻柱、 冻浦
2.
【黎】
(形声。从黍,利省声。本义:黍胶。以黍米制成。古代用以粘履)。
假借为“齐”。众多,数目很多。
【引证】
《诗·大雅·桑柔》-民靡有黎,具祸以烬。 、 《尔雅》-黎,众也。 、 《书·尧典》。传:“众也。”-黎民于变时雍。 、 《礼记·大学》。注:“众也。”-以能保我子孙黎民。 、 《汉书·司马相如传》。注:“黎烝,众庶也。”-觉悟黎烝。 、 《孟子·梁惠王上》。又如:黎庶(民众;百姓);黎氓(黎民,人民);黎甿(黎民,人民);黎首(黎民·黔首)-黎民不饥不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