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3:12
“溥博如天”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溥、博、如、天。其中,“溥”意为广大、普遍;“博”意为丰富、广泛;“如”是如同、似的意思;“天”指天空、宇宙。整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广大丰富如同天空,形容事物极其广大、丰富,无边无际。
在文学作品中,“溥博如天”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如山川、海洋的广阔无垠。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它可以用来形容知识、思想的广博。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天文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现象的宏大。
同义词:浩瀚无垠、广袤无边、博大精深 反义词:狭隘、浅*、局限
“溥博如天”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古代**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知识广博的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形容广大、丰富的标准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天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象征着无限和神圣。因此,“溥博如天”这个成语也承载了这种对无限的向往和崇敬。
这个成语给人以宏大、庄严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无边的天空和深邃的宇宙,激发人们对知识、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在学术讨论中,我曾用“溥博如天”来形容一位教授的学识,表达对他的敬佩和钦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知识的海洋溥博如天,探索的航船永不停歇。”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广阔的星空或无垠的海洋,音乐上可以联想到宏伟的交响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s vast as the sky”或“boundless”,但“溥博如天”这个成语更具有文化和语言的独特性。
“溥博如天”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反映了中华文化对广大和无限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提升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溥博如天,渊泉如渊。
1.
【溥】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水之大,泛指广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溥,大也。 、 《礼记·祭义》-溥之而横溥四海。 、 马融《长笛赋》-泛滥溥漠。 、 《诗·大雅·公刘》-瞻彼溥原。
【组词】
溥洽、 溥大、 溥将
2.
【博】
(形声。从十,尃(fū)声。“十”意思是四方中央齐备。“尃”有分布之义。本义:大)。
同本义。与“小”相对。
【引证】
《说文》-博,大通也。 、 《诗·鲁颂·泮水》-戎车孔博。 、 《淮南子·泛论》-岂必褒衣博带。 、 王逸《鲁灵光殿赋》-丰丽博敞。 、 《楚辞·招魂》-倚沼畦瀛兮遥望博。 、 《礼记·学记》-不学博依。
【组词】
宽衣博带;博硕、 博硕肥腯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