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2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25:26
斩蛟:字面意思是指杀死或制服蛟龙。蛟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被视为一种凶猛的水中生物,有时也象征着灾难或恶势力。因此,“斩蛟”常用来比喻战胜强大的敌人或克服困难。
“斩蛟”一词源自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从字面上的杀死蛟龙扩展到比喻意义上的战胜困难或敌人。
在中国文化中,蛟龙常被视为水中的霸主,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不可控性。因此,斩蛟不仅是对抗自然灾害的象征,也是对人类勇气和智慧的赞美。
斩蛟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敬畏和钦佩,因为它代表了人类面对巨大挑战时的勇气和决心。
在个人生活中,斩蛟的概念可以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不拔的态度,例如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可以鼓励自己像斩蛟一样去克服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风起云涌间,英雄斩蛟龙, 波涛汹涌处,勇气铸丰功。
斩蛟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古代勇士挥剑斩向水中巨兽的画面,而听觉联想可能是战斗的呐喊和水浪的轰鸣。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比喻可能是“屠龙”(slaying the dragon),同样象征着战胜邪恶或克服困难。
斩蛟作为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反映了人类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智慧。在现代语境中,它仍然是一个有力的比喻,用于形容战胜困难或强敌的壮举。
1.
【斩】
(会意。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斩,截也。 、 《尔雅·释诂》-斩,杀也。 、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 、 《释名·释丧制》-斫头曰斩,斩要曰要斩。 、 《周礼·秋官·掌戮》。注:“斩以斧钺,若今之要斩;杀以刀刃,若今之弃市。”-掌斩杀贼谍而膊之。 、 《墨子·备城门》-不从令者斩。 、 《史记·陈涉世家》-法皆斩。 、 、 、 《世说新语·自新》-杀虎斩蛟。
【组词】
斩使、 斩棺戮尸、 斩立决、 斩馘、 问斩、 斩首
2.
【蛟】
(形声。从虫,交声。本义:古代传说中能发水的一种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笱水中,即蛟去。 、 、 《抱朴子》-母龙曰蛟。 、 《世说新语·自新》-义兴水中有蛟。(蛟,这里指鼍,鳄一类的动物。)
【组词】
蛟虬、 蛟螭、 蛟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