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0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06:40
“下客”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让乘客下车,或者是指乘客从交通工具上下来。这个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公共交通、出租车或其他载客工具上的乘客行为。
“下客”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下”和“客”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下来”和“乘客”。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为复杂,但随着语言的简化,现代汉语中“下客”成为了一个常用的词汇。
在**文化中,“下客”这个词汇与礼貌和秩序有关,尤其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有序地下客被视为一种文明行为。
“下客”这个词汇通常不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但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旅途的结束、目的地的到达,或者是一种解脱感。
在日常生活中,每次乘坐公交车或出租车时,都会遇到“下客”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实际且频繁发生的动作。
在诗歌中,可以将“下客”用于描述一种旅程的结束,如:“夕阳下,旅人下客,归途漫漫。”
在英语中,“下客”可以对应为“alight”或“disembark”,这些词汇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类似的使用情况。
“下客”是一个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词汇,它简洁地描述了一个普遍的行为。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对于沟通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分析“下客”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语言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客】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客,寄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 徐光启《甘薯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 白居易《雨夜有念》-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组词】
客边、 客纲客纪、 客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