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6:17
木排:字面意思是由多根木头并排绑扎而成的结构,通常用于水上运输或作为临时浮动平台。
木排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木”和“排”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木材和排列。在古代,木排是一种常见的木材运输方式,随着现代运输技术的发展,木排的使用逐渐减少。
在**传统文化中,木排常与水乡、河流等自然景观联系在一起,象征着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一些地区,木排仍然是重要的运输工具,体现了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
木排给人以原始、自然、宁静的联想,可能让人想起悠闲的河流、宁静的乡村生活,或是某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
在旅行中,我曾见过当地居民使用木排运输货物,这种传统的方式让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诗歌: 木排悠悠,顺流而下, 河岸风景,尽收眼底。 岁月静好,如诗如画, 木排之上,心随风飘。
视觉:想象一条宽阔的河流,几排木排在水面上缓缓漂流,两岸是郁郁葱葱的树木。 听觉:木排划过水面的声音,水流的潺潺声,以及偶尔传来的鸟鸣。
在不同文化中,木排的使用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北欧的一些地区,木排也是重要的运输工具,但在象征意义上可能更侧重于冒险和探索。
木排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情感内涵。通过对木排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词汇在表达和沟通中的重要作用。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