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4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43:37
词汇“余福”在中文中的基本定义是指剩余的福气或好运,通常指的是在经历了某些**或时期后仍然保留的好运或福祉。这个词汇由两个字组成:“余”意味着剩余或多余,而“福”则指好运或幸福。
在文学作品中,“余福”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仍然保留的幸运或福气,强调命运的恩赐和人生的不易。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余福”来祝福某人在已经拥有的好运之外,还能继续享受更多的好运。在专业领域,如风水或命理学中,“余福”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人命盘中剩余的吉祥元素。
“余福”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余”和“福”两个常用汉字组成,没有特别复杂的演变历史。在古代文献中,如《易经》等,已有类似的表达,用以描述命运的连续性和人生的福祸相依。
在**文化中,“余福”常常与积德行善、因果报应等观念联系在一起,强调个人的行为会影响到未来的福祸。这种观念在传统节日如春节期间尤为明显,人们会祈求新的一年能够延续旧年的余福。
“余福”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乐观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即使在困难之后,仍然有希望和好运存在。这种联想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希望和积极的态度。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听到长辈们谈论家族的“余福”,他们认为家族的和睦与繁荣是因为祖先积德行善,留下了余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余福”:
岁月流转,风雨兼程,
余福如细流,绵延不绝。
积善之家,庆有余,
福泽绵长,世代相传。
“余福”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的阳光、平静的湖面或是悠扬的古琴声,这些都是与宁静、和谐和好运相关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能通过不同的词汇表达,如英文中的“leftover blessings”或“residual good fortun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指在经历了一系列**后仍然保留的好运。
“余福”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积极的情感价值,它不仅是语言学*中的一个词汇,也是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在个人表达中,正确使用“余福”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同时也能够传达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1.
【余】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饱足。足食得饱。
【引证】
《说文》-余,饶也。
2.
【福】
(形声。从示,“畐”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畐”有腹满义。“福”“富”互训,以明家富则有福。本义:福气,福运。与“祸”相对)。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
【引证】
《说文》。按,本作祜也。-福,祐也。 、 贾谊《道德说》-安利之谓福。 、 《荀子·天论》-师其类者谓之福。 、 《礼记·祭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 、 《易·晋》-受茲介福。 、 《诗·小雅·桑扈》-万福来求。 、 《诗·鲁颂·閟宫》-降福既多。 、 《韩非子·解老》-全寿富贵之谓福。 、 《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组词】
福泽、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福缘、 福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