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7:12
词汇“囷囷”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囷囷”(qūn qūn)形容词,形容事物曲折、回旋的样子,常用来形容道路、河流等蜿蜒曲折的形态。
“囷囷”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形和发音在演变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主要保留在文学作品和特定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自然景观常被赋予诗意和哲理,“囷囷”这样的词汇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使用“囷囷”一词,常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带来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情感体验。
在现代生活中,“囷囷”一词较少直接应用,但在写作或表达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时,可以增添文雅和诗意。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洒在囷囷的小径上,夜风轻拂,星辰闪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条蜿蜒的小径在山间回旋;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轻柔的旋律,如同溪水在山谷中囷囷流淌。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类似的意境。
“囷囷”一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它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对于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添语言的韵味和深度。
1.
【囷】
(会意。从禾在囗(古围字)中。本义:圆形的谷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囷,禀之圆者。 、 《考工记·匠人》-囷窌仓城。 、 《礼记·月令》-修囷仓。 、 《国语·吴语》。注:“圆曰囷,方曰鹿。”-而囷鹿空虚。 、 《诗·魏风》-胡取禾三百囷兮?
【组词】
囷头儿、 囷京、 囷仓、 囷窌、 囷庚、 囷鹿、 囷窖、 囷鹿
2.
【囷】
(会意。从禾在囗(古围字)中。本义:圆形的谷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囷,禀之圆者。 、 《考工记·匠人》-囷窌仓城。 、 《礼记·月令》-修囷仓。 、 《国语·吴语》。注:“圆曰囷,方曰鹿。”-而囷鹿空虚。 、 《诗·魏风》-胡取禾三百囷兮?
【组词】
囷头儿、 囷京、 囷仓、 囷窌、 囷庚、 囷鹿、 囷窖、 囷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