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2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29:56
词汇“甄表”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和分析,我发现它可能是一个组合词,由“甄”和“表”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各个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结合这两个字,“甄表”可能指的是一种通过表格或形式进行仔细挑选或鉴别的行为。
由于“甄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并不广泛。在专业领域,如人力资源管理中,可能指通过表格或形式进行员工选拔的过程。
“甄”字源自古代的“甄陶”,指制作陶器时的筛选过程,后来引申为一般的挑选、鉴别。“表”字则有多种含义,包括表面、表格等。
在**传统文化中,“甄”字常与选拔、鉴别等正式场合相关,如古代的科举考试。
“甄表”给人一种正式、严谨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在实际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公司招聘中看到过“甄表”这个词,用于描述招聘过程中的详细筛选步骤。
在诗歌中,可以将“甄表”用于描述一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选择过程:
在繁星点点的夜空,
我用心灵的甄表,
筛选出最亮的星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张详细的表格,上面列满了各种信息,用于仔细挑选。听觉上,可能联想到纸张翻动的声音,或是键盘敲击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词来实现,如英语中的“selection form”或“evaluation sheet”。
“甄表”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中文词汇的丰富性和灵活性。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我更加理解了中文中组合词的创造性和表达的多样性。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意词汇的组合和运用,以丰富我的表达方式。
1.
【甄】
(形声。从瓦。从“瓦”与陶器有关。本义:制做陶器的转轮)。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董仲舒传》-如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 、 晋·潘尼《释奠颂》-若金受范,若埴(陶土)在甄。 、 《后汉书》-甄陶品类。
2.
【表】
(会意。从毛,从衣,“毛”又兼作声符。小篆字形,衣字中间加个毛字。古人穿皮衣,毛朝外面,所以“表”从“毛”。本义:外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古者衣裘,以毛为里。按,古衣裘皆外毛,礼服必加裼衣其上。许所谓上衣也,故曰以毛为田,言有表,则毛在里也。”-表,上衣也。 、 《礼记·玉藻》-表裘不入公门。 、 《论语》。皇疏:“谓加上衣也。”-必表而出之。 、 《庄子·让王》-中绀而表素。
【组词】
表裘、 表礼、 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