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2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29:26
沧桑(cāng sā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大海和桑田的变化,比喻世事变化巨大或人的经历丰富、岁月留下的痕迹。它通常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尤其是在经历了许多风霜雨雪之后所呈现出的老态或历史的厚重感。
“沧桑”一词源自**古代的神话传说“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无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经历或事物的变化。
在文化中,“沧桑”常常与历史感和厚重感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刻认识。
“沧桑”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深沉和感慨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人生的不易。
在个人的生活中,可能会用“沧桑”来形容一个经历了许多事情的长辈,或者描述一个历史悠久的建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沧桑刻画在每一块古老的石碑上。”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eathered”或“time-worn”,它们也有经历时间考验和变化的含义。
“沧桑”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种对时间和历史的深刻感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沧桑”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选择,增强表达的深度和情感的丰富性。
1.
【沧】
(形声。从水,仓声。本义:寒冷)。
寒冷。 同: 凔
【引证】
《说文》-沧,寒也。 、 《周书·周祝》-天地之间有沧热。 、 《荀子·正名》-疾养滄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 、 《汉书·枚乘传》-欲汤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 《列子·汤问》-日初出,沧沧凉凉。
【组词】
沧凉、 沧热
2.
【桑】
(会意。从桑,从木。桑者。神桑也。本义:植物名)。
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 。树皮有浅裂,叶子椭圆形,花单性,花被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实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引证】
《说文》-桑,蚕所食叶木。 、 《贾子胎教》-桑者,中央之本也。 、 《礼记·内则》-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 《易·否》-系子包桑。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桑。 、 《穆天子传》-天子命桑。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组词】
桑麻、 桑土、 桑户、 桑里、 桑濮、 桑中、 桑落、 桑中之约、 桑中之奔、 桑间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