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6:2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29:58
词汇“慎修”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慎”和“修”。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慎修”进行深入分析。
“慎”字的基本含义是小心、谨慎,强调在行为或决策时的慎重态度。而“修”字则意味着修养、修炼或改进,通常指个人品德或技能的提升。因此,“慎修”整体上可以理解为在修养或改进过程中保持谨慎和细致的态度。
“慎”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而“修”字则在《诗经》中已有使用。这两个字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个人品德和行为的修养,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含义逐渐丰富和深化。
在**传统文化中,“慎修”与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紧密相关,强调个人修养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慎修”给人一种稳重、深思熟虑的印象,联想到的是一个有责任感、注重内在修养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提醒自己在做决策时要慎修考虑,避免冲动行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慎修心性,静水流深,岁月悠悠,德行自成。”
想象一个安静的书房,一个人在灯下认真阅读和思考,这种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慎修”的意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rudence and self-improvement”,强调谨慎和自我提升。
“慎修”是一个富含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指导个人行为,也体现了社会对个人品德的期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慎修”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沟通和思考能力。
1.
【慎】
(形声。从心,真声。本义:谨慎;慎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慎,谨也。 、 《尔雅》-慎,诚也。 、 《国语·周语》-慎,德之守也。 、 《贾子道术》-僶勉就善谓之慎。 、 《诗·小雅·白驹》-慎尔优游。 、 《诗·小雅·巧言》-予慎无罪。 、 《仪礼·聘礼记》-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组词】
审慎、 失慎、 慎独、 慎刑、 慎行、 慎言慎行、 慎小事微、 慎缄、 慎小谨微
2.
【修】
(形声。从彡(shān),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修,饰也。 、 《礼记·礼运》。注:“犹饰也。”-义之修而礼之藏也。 、 《楚辞》-美要眇兮宜修。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修敬也。
【组词】
修容、 修词、 修饰边幅、 修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