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4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44:10
奇数:在数学中,奇数是指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如1, 3, 5, 7等。奇数可以用形式2n + 1表示,其中n是整数。
“奇数”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不寻常或不规则的事物。随着数学的发展,其含义逐渐固定为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
在某些文化中,奇数被认为带有积极的象征意义,如在**文化中,奇数常与吉祥、繁荣联系在一起,因为“奇”与“吉”谐音。
奇数常让我联想到独特性和个性化,它代表着与众不同和非传统。在思考问题时,奇数有时能激发创造性思维。
在编程项目中,我经常需要区分奇数和偶数来设计算法,这让我对奇数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诗歌:
在奇数的夜里,星辰闪烁,
孤独的旅人,寻找着方向。
每一步,都是命运的奇数,
在偶数的梦中,编织着希望。
奇数可以联想到不规则的图形或节奏,如跳跃的音符或不对称的图案,这些都能激发视觉和听觉上的新奇感。
在英语中,“奇数”对应的是“odd number”,其使用和含义与中文中的“奇数”基本一致。
奇数作为一个基本的数学概念,不仅在学术领域有重要应用,也在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角色。了解奇数的不同方面,有助于我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1.
【奇】
(字源见奇(qí)。本义:奇特,奇异)。
单数,偶之对。
【引证】
《说文》-奇,一曰不耦。 、 《白虎通·嫁娶》-阳数奇。 、 《仪礼·乡射礼》-一算为奇。 、 《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 、 《资治通鉴》-每奇日,未尝不视朝。
【组词】
奇日、 奇左、 奇肱、 奇偏
2.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