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2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21:57
“泱莽莽”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泱”和“莽莽”两个词组成。其中,“泱”字有广大、深邃的意思,而“莽莽”则形容草木茂盛、无边无际的样子。结合起来,“泱莽莽”形容的是一种广阔无垠、深邃而茂密的自然景象,常用来描绘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在文学作品中,“泱莽莽”常用来形容山川、森林或草原等自然景观的辽阔和深邃,营造出一种宏伟壮丽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自然风光时,仍能传达出一种深沉和广阔的感觉。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生态学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特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广阔和复杂。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空间感时各有侧重,“泱莽莽”更强调的是一种深邃和茂密的感觉,而“浩瀚”和“广袤”则更多强调空间的广阔。
“泱”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水深广的样子。“莽莽”则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泱莽莽”,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广阔和深邃。
在**传统文化中,自然景观常常被赋予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思考。“泱莽莽”这个词汇,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泱莽莽”这个词汇给人以宏伟、深邃和神秘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广阔的自然风光,引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深层次的思考。
在旅行中,我曾站在一片泱莽莽的草原上,那种无边无际的感觉让我深刻体会到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泱莽莽”:
泱莽莽的夜空,星辰闪烁, 无垠的草原,风声呼啸。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广阔的草原或深邃的森林,给人以视觉上的广阔感。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宏伟的音乐作品,如交响乐,来增强“泱莽莽”带来的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vast”或“expansive”,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空间的广阔,而不像“泱莽莽”那样同时包含深邃和茂密的感觉。
“泱莽莽”这个词汇在描绘自然景观时具有独特的魅力,它不仅传达了空间的广阔,还包含了深邃和茂密的感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1.
【泱】
(形声。从水,央声。本义:水面广阔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泱,滃也。 、 《诗·小雅·瞻波洛矣》-瞻波洛矣,维水泱泱。 、 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组词】
泱漭
2.
【莽】
(会意。从犬,从茻。原意是犬跑到草丛中逐兔,假借为茻,草丛)。
草丛。
【引证】
《小尔雅》-莽,草也。 、 《左传·哀公元年》-暴骨如莽。 、 《孟子》-在野曰草芒之臣。 、 《汉书·扬雄传》-罗千乘于林莽。 、 《汉书·景帝纪》。注:“草稠曰荐,深曰莽。”-地饶广荐草莽水泉。 、 《易·同人》-伏戎于莽。
【组词】
莽林、 莽渺、 莽草
3.
【莽】
(会意。从犬,从茻。原意是犬跑到草丛中逐兔,假借为茻,草丛)。
草丛。
【引证】
《小尔雅》-莽,草也。 、 《左传·哀公元年》-暴骨如莽。 、 《孟子》-在野曰草芒之臣。 、 《汉书·扬雄传》-罗千乘于林莽。 、 《汉书·景帝纪》。注:“草稠曰荐,深曰莽。”-地饶广荐草莽水泉。 、 《易·同人》-伏戎于莽。
【组词】
莽林、 莽渺、 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