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2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29:04
“潦倒龙钟”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潦倒”和“龙钟”两个词组成。其中,“潦倒”意指生活困顿、失意落魄,而“龙钟”则形容老年人行动不便、老态龙钟的样子。结合起来,“潦倒龙钟”形容一个人既生活困顿又年老体衰,处于一种非常悲惨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潦倒龙钟”常用来描绘那些晚年不幸、生活无依的人物形象,如在古典小说或诗词中描述贫困老人的境遇。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描述某些特定人物或情境时,仍能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形象。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老年学,这个词汇可能用于讨论老年贫困问题。
“潦倒”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水流不畅,后引申为人的生活或事业不顺。“龙钟”则源自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形容,如钟摆摇摆不定,形容老年人行动迟缓。
在**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因此“潦倒龙钟”这样的描述往往带有同情和悲悯的情感色彩。在现代社会,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这个词汇也常被用来讨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福利问题。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同情和悲哀。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生活中遭遇不幸的老年人,引发对社会福利和老年人关怀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太会直接使用这个成语,但在看到或听到有关老年人贫困或孤独的故事时,这个词汇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我们的同情和关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他终成潦倒龙钟,唯余心中那片不灭的星光。”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位老人步履蹒跚,衣衫褴褛的形象。听觉上,可能是老人沉重的呼吸声或缓慢的脚步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own and out”或“frail and aged”,但这些表达没有“潦倒龙钟”那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
“潦倒龙钟”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形象,也反映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和责任。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成语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
潦倒龙钟,百病丛体。
1. 【潦】 水名。 今辽宁省的辽河。
2.
【倒】
上下、前后颠倒。
【引证】
《礼记·曲礼》-倒筴侧龟于君前。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倒影江中。
【组词】
倒序、 倒用印、 倒错、 倒景、 倒三不着两
向相反方向移动。
【引证】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渴月使倒行。
【组词】
倒车;倒回、 倒兵、 倒仰、 倒跟脚
3.
【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引证】
《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 《易·乾》-飞龙在天。 、 《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孔子家语·执辔》-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 、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
【组词】
龙工、 龙公、 龙渊、 龙章、 龙蛇、 龙文、 龙伯、 龙沼、 龙旌凤翣、 龙门
4.
【钟】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钟,乐钟也。 、 《广雅·释器》-钟,铃也。 、 《礼记·明堂位》-垂之和钟。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钟音之器也。 、 《淮南子·本经》-大钟鼎。 、 《国语·周语》-细钧有乐,钟兑音也。 、 宋·苏轼《石钟山记》-声如洪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