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1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12:25
“乘其不备”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对方没有准备或警惕的情况下采取行动。基本含义是指利用对方的不注意或疏忽,进行突然的攻击或行动,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乘其不备”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战争策略,强调在对方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攻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应用范围扩大,不仅限于军事领域,也用于日常生活和其他领域。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策略和智慧的重要性。它强调在竞争和对抗中,利用对方的疏忽或不注意来取得优势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策略、机智和意外的胜利。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策略和计划的好奇心,同时也可能引起对不公平手段的警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比如在考试中利用时间差或对手的疏忽取得好成绩,或者在工作中通过提前准备来应对突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光稀,乘其不备,心事藏。”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夜间的战场,士兵们在黑暗中悄悄行动,利用敌人的不备进行突袭。音乐上,可以选择紧张刺激的背景音乐,增强这种出其不意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catch someone off guard”或“take someone by surprise”,它们传达了相似的意思,即在对方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采取行动。
“乘其不备”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它不仅体现了策略和智慧,也反映了在竞争和对抗中利用对方疏忽的重要性。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意图和策略。
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也。
~的战术往往能取胜。
1.
【乘】
用以指车兵。
【引证】
《左传》-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引证】
《孟子》-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组词】
乘籍
2.
【其】
期限。 同: 期
【引证】
《易·系辞下》-既辱且危,死其将至。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备】
(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小辨》-事戒不虞曰知备。 、 《墨子·七患》-备者,国之重也。 、 《国语·周语》-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 、 《汉书·史丹传》-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
【组词】
傥荡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