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9:54
府帖: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可能指的是官方文件或通知,尤其是在古代**,府指的是官府,帖则可能指文书或帖子。因此,府帖可以理解为官方发布的文件或通知。
在文学作品中,府帖可能被用来描述古代官府的正式文书,如《红楼梦》中可能会有描述贾府收到官府通知的情节。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法律相关的专业领域,府帖可能被用来指代古代的官方文件。
同义词:公文、通告、告示 反义词:私信、便条
府帖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府制度,府指的是官府,帖则是一种文书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可能有所减少,但在历史文献中仍然可以找到其踪迹。
在古代,府帖是官方权威的象征,它传达了官府的意志和政策。在社会背景中,府帖的发布和接收都是重要的社会,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
府帖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官僚体系和官方的严肃性。它可能带有一种权威和正式的情感反应,让人感觉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在现代生活中,府帖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涉及到历史研究或法律文献,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仍然是有帮助的。
在创作中,府帖可以被用来营造一种古代的氛围,例如在历史小说中描述官府的正式文书,或者在诗歌中用它来象征权威和传统。
结合图片,府帖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文书,上面盖有官印,书写着繁体字。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官员宣读府帖时的庄重语调。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官方文件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如英文中的decree或edict,但它们都代表了官方的权威和正式的通知。
府帖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的官方文化和行政管理方式。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献和古代社会结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它可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在特定的语境和领域中,它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府】
(形声。从广(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府,文书藏也。 、 《淮南子·时则》-开府库,出币帛。 、 《礼记·曲礼》-在府言府。 、 《史记·项羽本纪》-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汉书·匈奴传》-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 、 清·洪亮吉《治平篇》-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
【组词】
府室、 府库、 府实、 府帑、 府钱
2.
【帖】
(形声。从巾,占声。本义:古代字写在布帛上叫帖)。
写在帛上的书签。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木部曰:“检,书署也。”木为之谓之检,帛为之则谓之帖,皆谓幖题,今人所谓签也。”-帖,帛书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