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4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43:54
“山灵”一词通常指的是山中的神灵或精灵,是自然崇拜中对山岳的神秘化表现。在**传统文化中,山灵往往被视为山岳的守护神,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和智慧。
在文学作品中,“山灵”常被用来象征自然的力量和神秘,如古代诗词中常以山灵来描绘山岳的雄伟和神秘。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山灵”来形容山中的奇异现象或传说。在专业领域,如民俗学或学,山灵可能被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文化意义和功能。
同义词:山神、山岳之灵、山精 反义词:无,因为“山灵”是一个特定概念,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山灵”一词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的崇拜,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丰富,从最初的**信仰发展到文学和艺术中的象征意义。
在**,山灵的概念与道教和民间信仰紧密相关,人们相信山中有神灵居住,因此在登山或进入深山时会有所敬畏和祭祀。
“山灵”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情感,让人联想到自然的伟大和不可知。它激发人们对自然界的探索欲望和对未知的好奇心。
在登山活动中,我曾听闻关于山灵的传说,这些故事增加了我对自然的敬畏感,也让我在面对自然界的壮丽时更加谦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山灵”:
山灵啊,你守护着古老的秘密, 在云雾缭绕的山巅, 你的目光穿透了时间的迷雾, 见证了世代的更迭。
想象一幅画面:一座巍峨的山峰,云雾缭绕,仿佛山灵在其中若隐若现。配合一段悠扬的古筝音乐,让人感受到山灵的神秘和宁静。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自然神灵概念可能对应于“森林之神”或“山岳之神”,如希腊神话中的潘神(Pan),也是自然和山林的守护神。
“山灵”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探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与自然界的情感联系。
1.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2.
【灵】
(形声。从巫,靈(líng)声。本义:巫)。
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引证】
《说文》-灵,灵巫也。以玉事神。 、 《离骚》-命灵氛为余占之。 、 《楚辞·云中君》-灵连踡兮既留。 、 屈原《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胶。
【组词】
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