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1:40
词汇“[婆娑没索]”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这个词汇似乎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由几个汉字组合而成,但并没有明确的意思。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构成字“婆娑”和“没索”进行分析。
总的来说,“婆娑”是一个具有美感和诗意的词汇,而“没索”则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可能在特定语境中有其独特的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应更多关注“婆娑”这类能够丰富语言表达的词汇。
1. 【婆】 ——婆娑。 (形声。从女,波声。本义:舞貌)。
2.
【娑】
(形声。从女,沙声。本义:起舞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娑,舞也。 、 《诗·陈风·东门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3.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4.
【索】
(会意。意为用绳子把木头束起。于省吾认为是绳索。本义:大绳子)。
同本义 。后泛指各种绳索。
【引证】
《说文》-索,草有茎叶可作绳索。 、 司马迁《报任安书》-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 《列士·天瑞》-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 《后汉书·段颍传》-追讨南度河,使军吏田晏、夏育慕先登,悬索相引。复战于罗亭,大破之。 、 《诗·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而索綯。
【组词】
索苇、 索头、 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