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7:48
洋烛: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种从西方引进的蜡烛,与传统的**蜡烛相比,洋烛通常指的是那些形状更规则、燃烧时间更长、制作工艺更精细的蜡烛。
在文学中,洋烛可能被用来营造一种异国情调或现代感,例如在描述一个西式宴会或现代家居时。在口语中,洋烛可能简单地指代任何高质量的蜡烛。在专业领域,如蜡烛制造或室内设计,洋烛可能特指某种类型的蜡烛产品。
同义词:蜡烛、香烛、精制蜡烛 反义词:土烛(指传统的手工蜡烛)
洋烛一词源于对西方物品的称呼*惯,带有“外来”的意味。随着时间的推移,洋烛逐渐被广泛接受,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其称呼也逐渐简化,更多地被称为“蜡烛”。
在**,洋烛的使用可能与西化生活方式的引入有关,尤其是在城市中产阶级中。它象征着现代化和时尚,也可能与特定的节日或庆典活动相关联。
洋烛往往让人联想到温馨、浪漫和宁静的氛围。它可能唤起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如生日派对、纪念日或安静的夜晚阅读时光。
个人可能在特殊的日子,如纪念日或节日,选择使用洋烛来营造氛围,或者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放松和减压,点上一支洋烛。
在诗歌中,洋烛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静静燃烧,记录着每一个瞬间的情感和故事。
洋烛的火焰跳动,带来温暖的光芒和轻微的噼啪声,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蜡烛的使用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西方,蜡烛常用于教堂仪式和纪念活动,而在东方,蜡烛可能更多地与家居装饰和放松相关。
洋烛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物质文化的一部分,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文化交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融入不同的文化背景。
1. 【洋】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同本义。
2.
【烛】
(形声。从火,蜀声。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燋也。未爇曰燋,执之曰日烛,树地曰庭燎。苇薪为之,小者麻蒸为之。-烛,庭燎大烛也。 、 《仪礼·燕礼》-执烛于西阶上。 、 《周礼·司烜氏》。注:“树于门外,曰大庭燎。”-共坟烛庭燎。 、 《礼记·曲礼》-独不见跋。 、 《仪礼·士丧礼》注-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举烛者,尚明也。 、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 陆游《雪夜感旧》-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组词】
烛火、 烛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