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2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26:00
吞吃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将食物或其他物品整个或大量地吞下,不经过充分咀嚼或消化。基本含义可以延伸为比喻性地指代吸收、消耗或侵占某物,尤其是在资源或财产方面。
“吞吃”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结构和含义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从字面上的食物吞咽到比喻性的资源消耗。
在**文化中,“吞吃”有时与贪婪和不节制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这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批评那些过度消耗资源或不公平占有财富的行为。
“吞吃”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或强烈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贪婪、无节制或侵略性。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引起对生存本能或自然界食物链的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形容某人吃饭速度极快,几乎不咀嚼就吞吃下去的情况,这通常会引起周围人的惊讶或担忧。
在诗歌中,可以将“吞吃”用于形容时间的流逝或记忆的消逝:
岁月如狼,吞吃着青春的绿叶, 留下的,只是枯黄的回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只巨大的怪兽正在吞吃城市,这种视觉形象强调了“吞吃”的破坏性和侵略性。在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食物被快速吞咽的声音,或是自然界中捕食者的咆哮。
在英语中,“吞吃”可以对应为“gobble up”或“devour”,这些词汇同样具有字面和比喻的含义,但在使用和文化联想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吞吃”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个词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行为,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和文化中的某些价值和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吞吃”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吞】
(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吞,咽也。 、 《后汉书·杜笃传》注-吞舟大鱼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吞长江。 、 宋·苏轼《石钟山记》-与风水相吞吐。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气吞万里如虎。
【组词】
吞炭、 吞舌、 吞舟、 吞刀刮肠、 吞牛、 吞咀、 吞下一条鳝鱼
2.
【吃】
(形声。从口,乞声。本义:口吃,结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吃,言蹇难也。 、 《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吃。
【组词】
吃子、 吃吃
(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