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7:53
成长:字面意思是指生物体从幼小状态发展到成熟状态的过程。基本含义可以扩展到个人、组织、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成长”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植物的生长,后来扩展到生物体的发展。在现代汉语中,其含义进一步泛化,涵盖了个人和组织的全面发展。
在东方文化中,“成长”常常与教育和个人修养联系在一起,强调内在的提升。在西方文化中,成长更多地与个人经历和自我实现相关联。
“成长”一词常常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进步、希望和成就。它激励人们不断追求更好的自己。
在我的生活中,成长意味着不断学习新技能和适应新环境。例如,学习一门外语不仅是一种技能的成长,也是一种文化体验的成长。
诗歌: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悄然成长,
从稚嫩的芽,到坚韧的树。
每一次跌倒,都是成长的印记,
每一次站起,都是生命的赞歌。
视觉:想象一片森林,小树苗逐渐长成参天大树,象征着成长的过程。 听觉:一首轻快的钢琴曲,如同成长的脚步,轻盈而坚定。
在英语中,“成长”可以对应为“growth”或“maturation”。在不同的文化中,成长的含义和重视的方面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都是关于发展和进步。
“成长”是一个多维度的词汇,它不仅指生物体的发展,也涵盖了个人和组织的进步。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成长”一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经历和愿景,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1.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2.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