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5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54:25
词汇“厌鄙”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厌”和“鄙”。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厌鄙”字面意思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感到厌恶和鄙视。其中,“厌”表示厌恶、不喜欢,“鄙”表示鄙视、看不起。结合起来,这个词汇传达了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即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和轻蔑。
“厌”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饱足,后引申为厌恶;“鄙”字原意为边远之地,后引申为鄙视。这两个字的结合,形成了“厌鄙”这个词汇,用来表达更强烈的负面情感。
在**传统文化中,“厌鄙”可能与道德评价有关,如对不道德行为的厌恶和鄙视。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用于表达对不公正或不诚实行为的反感。
“厌鄙”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愉快、不公正或不诚实的行为。它可能引发人们对道德标准的反思和对不良行为的抵制。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厌鄙”来表达对某些不诚实或不公正行为的强烈反感,如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某些官员的腐败行为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厌鄙的目光,如寒冬的霜,冻结了虚伪的笑容。”
“厌鄙”可能让人联想到冷酷的目光、尖锐的批评声或冷漠的表情。在视觉上,可能与冷色调的画面或尖锐的线条有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spise”或“loathe”,它们也传达了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但在语境和用法上可能有所不同。
“厌鄙”是一个表达强烈负面情感的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都有应用。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1.
【厌】
(形声。从厂(hǎn),猒(yàn)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
饱,满足 同: 餍
【引证】
《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厌。 、 宋·苏洵《六国论》-秦之欲无厌。 、 宋·苏轼《教战守》-求之者无厌。
【组词】
厌极、 厌饫、 厌塞、 厌伪、 厌恋、 厌副、 厌足
2.
【鄙】
(形声。从邑,啚(bǐ)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鄙,五酂为鄙。 、 《周礼·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 、 《周礼·宰夫》。注:“五百家为鄙。”-县都之治。 、 《周礼·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以八卿治都鄙。 、 《吕氏春秋》。高诱注:“鄙,五百家也。”-命司徒,循行县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