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4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47:03
词汇“倚负”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中文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倚”和“负”两个字的组合来尝试分析这个概念。
结合这两个字,“倚负”可以理解为依靠某种负担或责任,或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不利的条件。
由于“倚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依然依靠某种力量或信念。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语境或方言中。
由于“倚负”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通常,“倚”和“负”都是古老的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中华文化中,强调自立和自强,因此“倚负”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暗示某种程度的无奈或依赖。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在困境中寻求支持的情感,既有坚强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困难时期依靠家人或朋友支持的情景,这时“倚负”可以用来形容这种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倚负”来表达在逆境中依然坚持的情感:
风雨中,我倚负着希望的灯塔,
不畏前路崎岖,只为心中的光芒。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在风雨中依靠着一棵树或一堵墙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雨声中夹杂着坚定的呼吸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和概念可以通过不同的词汇组合来表达。
虽然“倚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能够表达在困境中依靠某种力量或信念的复杂情感。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情境。
1.
【倚】
(形声。从人,奇声。本义:斜靠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倚,依也。 、 《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 《史记·刺客列传》-倚柱而笑。 、 《韩非子·内储说下》-倚于郎门。 、 《韩非子·解老》-故曰:“祸兮福之所倚。 、 唐·柳宗元《三戒》-荡倚冲冒。 、 、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倚望、 倚身、 倚门
2.
【负】
(会意。从人,从贝。本义:恃,即依恃,凭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负其强。 、 《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左传·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 、 汉·贾谊《治安策》-其异姓负彊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守自负年德,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