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2:24
“六辅渠”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六条辅助性的渠道。在古代水利工程中,这通常指的是围绕主要灌溉渠道建设的辅助渠道,用以更有效地分配水资源,确保农田得到均匀的灌溉。
在文学作品中,“六辅渠”可能被用来象征辅助和支持系统,如在描述一个组织或社会结构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农业、水利工程中,它是一个专业术语。
同义词“辅助渠道”和“支渠”都强调了次要和辅助的性质,而反义词“主渠”和“干渠”则指的是主要的、核心的渠道。
“六辅渠”一词源自古代**,特别是在秦汉时期的水利工程文献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现代,随着对古代技术的重新评估和应用,它又重新出现在专业文献中。
在**古代,水利工程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六辅渠的设计和建设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
提到“六辅渠”,我联想到的是古代工程师的智慧和对农业的贡献,这让我感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对传统技术的尊重。
在我的家乡,有一处古代遗留下来的水利工程,其中包括类似六辅渠的设计,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六辅渠旁,稻香四溢,古人的智慧,今人的福祉。”
想象一幅画面:在一片金黄的稻田中,六条渠道静静流淌,水声潺潺,这是对“六辅渠”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灌溉系统也有不同的名称和设计,如古罗马的aqueducts,虽然功能相似,但具体形式和名称各异。
“六辅渠”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专业术语,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和科技发展。
1.
【六】
古国名 。故城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引证】
《春秋》-秋,楚人灭六。
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县。
【引证】
《汉书》-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都六。
2.
【辅】
(形声。从车,甫声。本义:车旁横木。辅所以益辐,使之能重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作木夹车也。-輔,人颊车也。 、 《吕氏春秋·权勋》-若车之有辅。 、 《尔雅》。按,车辅木之小者。-辅,小木。 、 《诗·小雅·正目》-其车既载,乃弃尔辅。
【组词】
辅材
3.
【渠】
(形声。从水,榘(qú)省声。本义:水停积处,也指人工开凿的水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渠,水所居。 、 《广雅·释水》-渠,坑也。 、 《礼记·曲礼》。疏:“沟也。”-门闾沟渠必步。
【组词】
干渠、 支渠;毛渠;渠堑、 灌溉渠;渠田、 渠长、 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