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5:23
词汇“并头丛”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并头”指的是两个或多个物体头部相连或并排,“丛”则通常指聚集在一起的植物或其他物体。因此,“并头丛”可以理解为多个物体头部相连或并排聚集在一起的状态。
“并头丛”的字面意思是指多个物体的头部并排或相连聚集在一起的状态。这个词汇可能在描述植物、动物或其他物体的聚集状态时使用。
由于“并头丛”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古代文学或文献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植物的密集生长状态,如“竹林中,竹子并头丛生”。
由于“并头丛”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需要查阅更专业的汉语词源资料。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植物的密集生长状态。
在古代文学或文献中,“并头丛”可能被用来描绘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壮观,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
“并头丛”这个词汇可能给人一种自然、生机勃勃的感觉,联想到茂密的森林、繁盛的花海等自然景象,带来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情感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自然景观或植物生长状态时,可以用来增添文学色彩和生动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山间竹林,并头丛生,绿意盎然,风过处,沙沙作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茂密的竹林,竹子并头丛生,形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
由于“并头丛”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较为有限。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ustered together”或“densely packed”。
“并头丛”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能够丰富语言的表达,增添文学色彩。在学习和使用这个词汇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然美的多样性。
1.
【并】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 、 《仪礼·乡射礼》-並行。 、 《礼记·儒行》-並立则乐。 、 《荀子·儒效》-俄而並乎尧舜。 、 《礼记·玉藻》-並纽约用组。 、 《诗·齐风·还》-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 《文心雕龙·附会》-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
【组词】
并列;并肩作战;并介、 并夹、 并封、 并心
2.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3.
【丛】
(会意。从丵,取声。“丵”(zhuó),意思是“丛生草”。本义:聚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丛,聚也。 、 《周礼·大司徒》-其植物宜丛物。 、 曹操《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组词】
丛物、 丛灌、 丛丛、 丛育、 丛毛、 丛森、 丛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