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4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42:38
词汇“拨捐”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含义来分析这个词汇,假设它是由“拨”和“捐”两个字组合而成的。
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假设“拨捐”意味着将财物或资源分配给需要的人或机构。
由于“拨捐”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但如果它是组合词,那么“拨”和“捐”的词源可以分别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相应的动词。
在强调社会责任和慈善行为的文化中,“拨捐”这样的词汇可能会被更多地使用和重视。
由于“拨捐”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不太会遇到相关的具体故事或情境。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使用“拨捐”来描述一个角色如何无私地帮助他人,展现其高尚的品质。
由于“拨捐”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捐赠和分配资源——是普遍存在的。
尽管“拨捐”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但通过对它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到词汇的组合可以创造出新的意义,并且在特定的语境中可能会有其独特的应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词汇的多义性和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
1.
【拨】
(形声。从手,发声。本义:治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撥,治也。 、 《诗·商颂·长发》-玄王桓拨。 、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组词】
拨烦、 拨乱、 拨畦、 拨通
2.
【捐】
(形声。从手,肙(yuān)声。本义:舍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粪除秽污谓之捐。故寺人谓之中涓。以涓为之。-捐,弃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八年》。注:“弃也。”-捐殡。 、 《汉书·食货志》。注:“骨不埋者。”孟康曰:“捐,谓民有饥相弃捐者,或谓贫乞者谓捐。”-而国无捐瘠者。 、 《后汉书·列女传》-捐金于野。 、
【组词】
捐世、 捐馆、 捐身、 捐却、 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