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3:58
修持(xiū chí)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修行和持守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和精神境界。它通常与**修行、道德修养或精神修炼相关联,强调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实践来达到更高的精神状态或道德标准。
“修持”一词源自**术语,后来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文化和哲学领域。在古代汉语中,“修”意味着修正或改进,“持”则意味着保持或坚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丰富,涵盖了更广泛的个人成长和精神提升的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修持”与儒家、道家和的修行理念紧密相关。它强调个人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和实践来提升道德和精神境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的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观念。
“修持”这个词给我一种宁静和深邃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一个人在静谧的环境中默默修炼,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智慧。这种联想可能源于我对东方哲学和**的兴趣。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他通过每日的冥想和阅读经典来修持自己。他的平静和智慧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意识到修持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修持”:
在静谧的山谷中,
我修持着内心的宁静,
每一缕晨光,
都是我修行的见证。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坐在山间的禅堂中,周围是静谧的自然环境,只有鸟鸣和风声。这种场景与“修持”带来的宁静和专注的感觉相呼应。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editation”(冥想)或“self-cultivation”(自我修养),虽然它们在具体实践和哲学背景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通过个人努力来提升精神境界。
“修持”这个词对我来说是一个深刻的概念,它不仅代表了个人通过修行来提升自己的过程,也反映了东方文化中对道德和精神修养的重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修持”这个词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和哲学背景下的个人成长路径。
1.
【修】
(形声。从彡(shān),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修,饰也。 、 《礼记·礼运》。注:“犹饰也。”-义之修而礼之藏也。 、 《楚辞》-美要眇兮宜修。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修敬也。
【组词】
修容、 修词、 修饰边幅、 修娖
2.
【持】
(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持,握也。 、 《礼记·射义》-持弓矢审固。 、 《国语·越语》-有持盈。 、 晋·干宝《干将莫邪》-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 《战国策·燕策》-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组词】
持仗、 持斧操斤、 持笔;持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