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1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19:49
词汇“匹妇沟渠”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成语,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一个普通妇女在沟渠中劳作,形容生活贫困或处境艰难。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匹妇沟渠,不食其力。”原意是指妇女在沟渠中劳作,却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不公和妇女地位的低下。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绘社会底层人物的艰辛生活,或者用来讽刺社会不公。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讨论中可能会被提及。
这个成语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左传》,在古代文献中被用来描述社会底层妇女的悲惨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历史讨论中仍然会被引用。
在**传统文化中,妇女的地位一直相对较低,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妇女的不公和压迫。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批判社会不平等或强调劳动者的权益。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沉重和悲凉的感觉,让人联想到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和无奈。它提醒我们关注社会不公和弱势群体的权益。
在我的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阅读历史或文学作品时,我会遇到它,并从中感受到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岁月如沟渠,
匹妇在其中。
不食其力苦,
世道何其不公。
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妇女在沟渠中辛勤劳作,但生活依然贫困。这种画面可能伴随着一种沉重和悲凉的音乐,增强情感的表达。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可以用来描述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例如英语中的“toiling in obscurity”(在默默无闻中辛勤劳作)。
“匹妇沟渠”这个成语虽然不太常用,但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不公和弱势群体的困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社会和文化,并在适当的语境中使用它们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我偷生不为求瓦全,念玉碎,须明声价,怎肯做个~没帐查。
1.
【匹】
(会意。据金文,象以山崖的凹凸不平来比喻布的摺皱。本义:中国古代计算布帛的单位,四丈为匹)。
量词。用于纺织品或缧马等。
【引证】
《说文》-匹,四丈也。 、 《后汉书·列女传》-遂成丈匹。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组词】
匹练、 匹帛、 匹段
2.
【妇】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本义:已婚的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婦,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会意。谓服事人者。 、 《广雅》-女子谓之妇人。 、 《仪礼·士丧礼》。注:“妻妾子姓也。”-妇人侠床。 、 《礼记·曲礼》-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组词】
少妇;孕妇;媳妇;妇驵、 妇政、 妇人家
3.
【沟】
(形声。从水,冓(gōu)声。本义:田间水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沟,水渎,广四尺,深四尺。 、 《考工记·匠人》-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 、 《周礼·遂人》-十夫有沟,沟上有畛。 、 《孟子·离娄下》-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组词】
沟洫、 沟洫、 沟塍
4.
【渠】
(形声。从水,榘(qú)省声。本义:水停积处,也指人工开凿的水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渠,水所居。 、 《广雅·释水》-渠,坑也。 、 《礼记·曲礼》。疏:“沟也。”-门闾沟渠必步。
【组词】
干渠、 支渠;毛渠;渠堑、 灌溉渠;渠田、 渠长、 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