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7:45
“双豆塞聪”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两只耳朵被豆子塞住,导致听觉不灵敏。这个成语比喻人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得愚钝或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形容人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或他人的建议。
在文学作品中,“双豆塞聪”常用来讽刺那些顽固不化的人物,或者用来形容某种社会现象。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固执己见,不听劝告。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个体或群体的认知偏差和沟通障碍。
同义词:
反义词:
“双豆塞聪”这个成语的词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听觉和认知的一种比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形容人固执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谦虚和开放的心态被视为美德。因此,“双豆塞聪”这个成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于固执和封闭心态的批评。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用以提醒人们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固执、封闭和不愿意改变的形象。它提醒我们在交流和学*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避免成为“双豆塞聪”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固执的人,他们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时我们可以用“双豆塞聪”来形容他们的行为。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这种行为的看法。
在诗歌中,可以将“双豆塞聪”融入到对固执人物的描写中,如:
他双耳塞豆,不听世间声,
固执己见,如同顽石生。
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耳朵里塞着豆子,表情固执,这形象地表达了“双豆塞聪”的含义。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种封闭和沉闷的声音,象征着不愿意听取外界声音的心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af to advice”或“hard-headed”,它们都表达了不愿意听取他人意见的意思。不同文化中对于固执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
“双豆塞聪”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人的行为特征,也反映了对于开放心态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对固执行为的看法,并促进有效的沟通。
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
1.
【双】
(会意。从雔,从又,持之。雔(chóu),两只鸟。又,手。本义:一对)。
禽鸟二只。
【引证】
《说文》-雙,隹二枚也。 、 《方言六》-飞鸟曰双。 、 《公羊传·宣公五年》。正义:“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2.
【豆】
(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同本义。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引证】
《说文》-豆,古食肉器也。 、 《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
3.
【塞】
实,堵、填充空隙,用于书面词语中。 同: 僿
【引证】
《书·皋陶谟》-刚而塞。 、 《诗·邶风·燕燕》。郑《笺》云:塞,充实也。《说文》:僿,实也。-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 《礼记·孔子闲居》-志气塞乎天地。
【组词】
闭耳塞听;阻塞
4.
【聪】
(形声。从耳,总声。本义:听力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聪,察也。 、 《书·洪范》-听曰聪。 、 《管子·宙合》-闻审谓之聪。 、 《庄子·外物》-耳彻为聪。 、 《诗·王风·兔爰》-尚寐无聪。
【组词】
聪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