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5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52:53
内丹:内丹是道教修炼术语,指的是通过特定的修炼方法,在人体内炼成的“丹”,象征着精、气、神的凝聚和升华。内丹修炼强调通过调息、冥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等步骤,达到身心合一、长生久视的目的。
内丹一词起源于道教,最早见于《道德经》等古代道家文献。随着道教的发展,内丹修炼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历史演变中,内丹的概念不断丰富和深化,成为道教修炼的核心内容之一。
内丹修炼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中医学、气功、武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是一种修炼方法,也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内丹一词给人以神秘、高深的感觉,联想到修炼者的坚韧和毅力。它也让人想到古代仙侠小说中的修炼场景,充满了幻想和浪漫色彩。
在现代生活中,内丹的概念可以被用来比喻个人内在的修炼和提升,如“修炼内丹”可以比喻为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
在诗歌中,可以将内丹比喻为内心的纯净和智慧:
心如明镜台,内丹自炼成。
尘世纷扰去,独留清气生。
内丹可以联想到古代修炼者的形象,如道士打坐冥想的画面,或是炼丹炉中升起的袅袅青烟。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道教音乐中的悠扬旋律,或是炼丹时的神秘咒语。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修炼概念可能包括印度的瑜伽、**的禅修等,它们都强调通过修炼达到身心的和谐与提升。
内丹作为一个道教修炼术语,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人类对身心和谐与长寿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内丹的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丹】
(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 、 《书·禹贡》-砺砥砮丹。 、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始州之国,有丹山。 、 《荀子·正论》-加之以丹矸。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
【组词】
丹矸、 丹砂、 丹砾、 丹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