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1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12:05
拘束的字面意思是指限制、约束或束缚某人或某物的自由。基本含义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如规则、环境、心理状态等,导致个体感到不自由或行动受限。
“拘束”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拘”和“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拘”指逮捕或限制,“束”指捆绑或约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合并,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拘束”。
在**传统文化中,“拘束”有时与礼仪和规矩相关,表示在特定场合下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更多地与个人自由和心理状态相关。
“拘束”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压抑、不自在或焦虑。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被限制的自由或不愉快的社交经历。
在学生时代,我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感到非常拘束,因为我不*惯在众人面前讲话。这种经历让我更加理解“拘束”这个词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拘束”:
在拘束的牢笼里,
心灵渴望飞翔,
挣脱束缚的枷锁,
追寻自由的光芒。
在英语中,“拘束”可以对应为“constraint”或“restriction”。在不同文化中,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相似。
“拘束”是一个多维度的词汇,涉及心理、社会和法律等多个领域。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拘束”的用法,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
1.
【拘】
(会意。从手,从句,句亦声。本义:拘留,拘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拘,止也。 、 《易·说卦》传-艮为拘随物系之。 、 《易·随》-拘系之乃从。 、 《周易》-盖文王拘而演。 、 《韩非子·十过》-狎徐君,拘齐庆封。
【组词】
拘证、 拘刷、 拘究、 拘制、 拘责、 拘闭
2.
【束】
(会意。从囗(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束,缚也。 、 《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束帛戋戋。 、 《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束帛俪皮。 、 《左传·襄公十九年》-贿荀偃束锦。 、 《周礼·大司寇》-入束矢于朝。 、 《论语》-自行束脩以上。 、 《诗·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束也。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
【组词】
束刃、 束刍、 束戈卷甲、 束手、 束火,束炬、 束手束脚、 束竹、 束杖、 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