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5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53:37
县考: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在**古代科举制度中,由县级行政单位组织的考试。这种考试是科举制度中的初级考试,通过者可以进入更高级别的考试,如府试、院试等。县考的目的是选拔人才,为朝廷输送官员。
在文学作品中,县考可能被用来描绘古代士子的生活和奋斗,如《儒林外史》等小说中就有对县考的描写。在口语中,县考可能被提及作为对古代教育制度的讨论。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教育学,县考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探讨古代**的教育和选拔制度。
同义词:乡试(古代科举制度中的初级考试,与县考类似) 反义词:殿试(科举制度中的最高级别考试,与县考相对)
县考一词源于**古代的科举制度,该制度始于隋唐,盛行于明清。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1905年),县考这一概念也随之淡出历史舞台。
县考是**古代社会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它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通过县考成为官员是许多士子的梦想,也是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
县考让人联想到古代士子的艰辛和执着,以及他们对知识和权力的追求。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个人努力的赞赏。
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县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教育和政治制度。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士子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县考这一词汇来描绘他们的生活和梦想:
夜读灯火明,县考梦初醒。
笔下春秋事,心中天下情。
县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书院的景象,书声琅琅,士子们埋头苦读。这种场景可以通过古风音乐和古代书院的图片来呈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选拔制度如英国的公学和大学入学考试,虽然形式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教育和选拔人才的重视。
县考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已不再使用,但它在古代教育和政治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县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对于学*和研究**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1.
【县】
系挂。
【引证】
《说文》。-縣,系也。从系,持县会意。 、 《国语·晋语》。注:“缢也。”-骊姬请使申,处曲沃以速縣。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 、
【组词】
县令、 县车
维系;拴系;系联。
【引证】
《淮南子·本经》-县联房植。 、 《礼记·檀弓》-县棺而封。
【组词】
县绝、 县联
2.
【考】
(形声。从老省,丂(kǎo)声。按甲骨文、金文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与老同义。本义:老,年纪大)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考,老也。 、 《新唐书》-富贵寿考。
【组词】
考寿、 考终、 考终年
去世的父亲。
【引证】
《尔雅》-父为考。 、 《苍颉篇》-考妣延年。 、 《易·蛊》-有子考无咎。 、 《书·酒诰》-奔走事厥考厥长。 、 《礼记·曲礼》-生曰父,死曰考。 、 《礼记·祭法》-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 、 《书·洪范》。按,考者,有子孙为后之称。-五曰考终命。 、 《楚辞·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组词】
考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