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0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02:45
词汇“版诘”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似乎没有确切的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定义和可能的语境来分析这个词汇。
假设“版诘”是一个由“版”和“诘”组成的复合词。其中,“版”可能指的是印刷版、版本或者版面,而“诘”则有追问、责问的意思。结合起来,“版诘”可能指的是对某个印刷版本或版面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查或质疑。
由于“版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一个较新的合成词,用于特定的专业领域。
在重视版权和知识产权的社会背景下,“版诘”可能被用于强调对出版内容的严格控制和保护。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与出版或法律相关的专业工作中遇到“版诘”这一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将“版诘”用于描述对文字的深沉思考和严格审查:
在字里行间,版诘无声,
每一笔划,皆成律法。
由于“版诘”不是一个通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
尽管“版诘”不是一个常见词汇,通过假设的定义和可能的语境,我们可以看到它在特定领域中的潜在用途。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类专业术语有助于丰富词汇量和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1.
【版】
(形声。从片,反声。“片”(piàn),意思是破开的木片或草片。从“片”的字大都与木板有关。本义:筑墙的夹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判木也。-版,判也。 、 《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五板(版)而堵。 、 《诗·大雅·绵》-缩版以载。
2.
【谒】
(形声。从言,曷(hé)声。本义:禀告,陈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谒,白也。 、 《尔雅》-谒,告也。 、 《仪礼·觐礼》-摈者谒诸天子。 、 《礼记·曲礼》-能典谒矣。 、 《左传·隐公十一年》-惟我郑国之有请谒焉。 、 《国语·晋语》-不谒而归。 、 《战国策》-臣请谒其故。
【组词】
谒急、 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