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2:2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2:22:48
“清秋节”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节日名称,它没有一个明确的、广泛认可的定义。从字面意思来看,“清秋”指的是清爽的秋天,而“节”通常指节日或特定的日子。因此,“清秋节”可以理解为一个在清爽秋天里的节日或庆祝活动。
由于“清秋节”不是一个标准节日,它在文学作品中可能被用来象征某种秋天的庆祝或活动,但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并不常见。在文学中,作者可能会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汇来描绘一个特定的秋日庆典或活动。
“清秋节”作为一个组合词汇,其组成部分“清秋”和“节”在中文中都有悠久的历史。然而,“清秋节”作为一个特定词汇,可能是在现代文学或地方文化中被创造出来的,用以描述一个特定的秋季节日。
在**文化中,秋天常常与丰收、感恩和家庭团聚联系在一起。因此,如果存在“清秋节”这样的节日,它可能会强调这些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提到“清秋节”,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金黄色的落叶、凉爽的天气和温馨的家庭聚会。这种联想可能会带来一种温馨、宁静和满足的情感。
由于“清秋节”不是一个标准节日,个人可能不会有与这个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然而,如果某个地方或社区确实有这样一个节日,那么参与这样的活动可能会成为个人记忆中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清秋节的夜晚,星辰低垂,银辉洒满大地,我们在这宁静中寻找生活的诗意。”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秋季节日,如美国的感恩节,它也强调丰收和家庭团聚。
“清秋节”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标准节日中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可以用来描述一个特定的秋日庆典。在学*这个词汇时,重要的是理解它在文学和文化中的潜在用途,以及它如何激发情感和创造性的表达。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秋,禾谷熟也。 、 《尔雅》-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 、 《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秋者,少阴之选也。 、 《月令章句》-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 、 宋·范成大《颜桥道中》-处处田畴尽有秋。 、 赵树理《福贵》-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
【组词】
麦秋、 秋麦、 秋禾、 秋成、 秋苗、 秋实、 秋登
3.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引证】
《说文》-節,竹约也。 、 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 《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组词】
节根、 节旄、 节粉、 节槎、 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