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1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9:30
哀诉: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悲伤地诉说或表达。它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在经历痛苦、失落或不幸时,向他人倾诉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希望得到同情或帮助。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哀诉常常用于描绘角色的内心世界,通过他们的诉说来展现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例如,悲剧中的主角可能会在失去亲人后哀诉自己的不幸。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哀诉可能出现在朋友之间的倾诉,或者在求助时表达自己的困境和痛苦。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社会工作领域,哀诉可能被视为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有助于个体处理情绪和压力。
同义词:倾诉、诉苦、悲诉
反义词:欢谈、庆祝
词源:哀诉这个词由“哀”和“诉”两个字组成。“哀”字古汉语中表示悲伤,而“诉”字则表示告诉或表达。两个字结合,形成了表达悲伤诉说的词汇。
演变:随着语言的发展,哀诉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个人情感的表达,也用于描述社会**中的悲惨情况。
在许多文化中,哀诉被视为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有助于个体处理情绪和压力。在某些社会中,哀诉也可能被视为软弱或无能的表现,因此个体可能会压抑自己的哀诉。
哀诉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深夜的倾诉、悲伤的音乐和泪水的流淌。它唤起了对人类情感深处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提醒我们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哀诉常常出现在朋友之间的深夜电话中,当他们遇到困难或情感问题时,通过哀诉来寻求安慰和支持。
诗歌:
月光下,她哀诉着失落的梦,
星辰倾听,夜风轻抚她的泪痕。
心中的痛,如潮水般涌动,
在这寂静的夜,她找到了倾诉的港湾。
视觉:想象一个孤独的身影坐在窗边,月光洒在她的脸上,泪水在脸颊上闪烁。
听觉:悲伤的小提琴曲或钢琴曲,伴随着低沉的诉说声,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哀诉的表现方式和接受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文化中,公开哀诉被视为一种情感宣泄的健康方式,而在其他文化中,这可能被视为不适当或不礼貌的行为。
哀诉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悲伤的诉说,也触及了人类情感的深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哀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增进对他人的理解和同情。
1.
【哀】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 《广雅》-哀,痛也。 、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柳敏碑》-呜呼哀哉。 、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
2.
【诉】
(形声。本义:告状;控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诉,告也。 、 《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负孝公之周愬天子。 、 《战国策·齐策》-必东愬于齐。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组词】
起诉;上诉;公诉;诉呈、 诉权、 诉辩、 诉牒、 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