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1:57
清旦: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清晨”或“早晨”,指的是一天的开始,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常用来描述清晨的宁静和清新。
文学语境:在古典文学中,“清旦”常用来描绘清晨的景色,如“清旦江天迥,凉风西北吹”(杜甫)。 口语语境:在现代口语中,这个词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早晨”或“清晨”。 专业领域:在气象学或环境科学中,可能会使用“清旦”来特指清晨的气象条件或环境状态。
同义词:清晨、早晨、黎明 反义词:黄昏、傍晚、夜晚
“清旦”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清”表示清澈、清新,“旦”指日出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保留其古典韵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晨被视为一天中最为清新和充满活力的时刻,因此“清旦”常带有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
“清旦”这个词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清晨的鸟鸣、露水和初升的太阳,带来一种宁静和希望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在清晨散步时感受到“清旦”的美好,那种宁静和清新的感觉让人心情愉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清旦”:
清旦的微风轻拂过湖面,
带来了一天的希望和梦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清晨的湖景图,湖面上泛着晨光,鸟儿在枝头鸣叫。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如德彪西的《月光》,来增强清晨的宁静感。
在英语中,“清旦”可以对应为“dawn”或“early morning”,但“清旦”更具有古典文学的韵味,而“dawn”则更常用于日常英语中。
“清旦”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于现代口语,但在文学和特定语境中仍保留其独特的韵味和意义。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表达,增加文学美感。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旦】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本义: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同本义。
【引证】
《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 《世说新语·贤媛》-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 《左传·成公十六年》-旦而战,见星未已。 、 清·方苞《狱中杂记》-号呼达旦。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组词】
旦日、 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