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7:30
希腊(Greek)一词通常指的是与希腊国家、其人民、语言、文化或历史相关的任何事物。希腊是一个位于东南欧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对西方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
“希腊”一词的英文形式“Greek”源自拉丁语“Graecus”,而拉丁语又源自希腊语“Γραικός”(Graikos)。这个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其使用和意义在不同文化和语言中有所演变。
希腊文化对西方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包括政治(民主制度的起源)、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艺术和建筑(如多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希腊还是奥林匹克**会的起源地。
提到“希腊”,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蓝色的大海、白色的房屋、古老的遗迹和丰富的神话故事。这些联想往往带有浪漫和神秘的色彩。
个人可能会在旅行中访问希腊,体验其独特的文化,品尝地道的希腊美食,或学*希腊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爱琴海的波涛中,希腊的灵魂轻轻吟唱,古老的神话在星空中永恒闪耀。”
提到希腊,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蓝白相间的房屋、蔚蓝的海岸线、古老的庙宇和悠扬的希腊音乐。
在不同语言中,“希腊”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指代的实体和文化意义大致相同。例如,在法语中是“Grèce”,在德语中是“Griechenland”。
“希腊”一词不仅代表了一个地理上的国家,更是一个文化、历史和哲学的象征。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西方文明的根源和精髓。
1.
【希】
(会意。从巾,从爻(yáo),象做针线。“巾”,丝织品,“爻”,象针线交错。本义:刺绣)。
假借为“稀”。稀少;罕见。
【引证】
《尔雅》-希,罕也。 、 《论语·先进》。孔注:“少也”-怨是用希。又,十世希不失矣。 、 《吕氏春秋·原乱》。注:“鲜也。”-祸希不及身。 、 《论语·先进》-鼓瑟希。 、 《老子》-知我者希。 、 《文选·曹植·朔风诗》-朱华未希。 、 鲍照《咏史诗》-明星晨未希。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有志乎古者希矣。
【组词】
希姓、 希言、 希疏、 希诧、 希希罕儿、 希有之事;物以希为贵;希世之宝
2.
【腊】
(形声。从肉,昔声。本义:干肉)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释器》-腊,脯也。 、 《曷·噬》-噬腊肉。 、 《穆天子传》。注:“干鱼。”-鱼腊。 、 《仪礼·有司彻》。注:“腊为庶羞。”-无腊与肤。 、 《晋书·谢安传》-布千匹,腊五百斤。
【组词】
腊肉、 腊人
晒干;制成干肉。
【引证】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组词】
腊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