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4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47:45
“武关”一词通常指的是古代**的重要军事关隘,特别是在秦岭山脉中的一个关隘,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武关因其地理位置险要,历史上多次成为军事要塞,是古代中原地区通往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
在文学作品中,“武关”常被用来象征边疆的艰苦或战争的残酷。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军事或旅游相关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重要的地理和历史术语。
“武关”一词源于古代对军事要塞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指代特定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武关的名字可能随着统治者的更迭而有所变化,但其作为军事要地的地位始终未变。
在**文化中,武关常常与边疆、战争和英雄主义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界线,也是文化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
提到“武关”,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残酷、将士的英勇以及边疆的孤独。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英雄的崇拜。
个人可能在与历史相关的旅游经历中遇到“武关”,或者在阅读历史小说时了解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武关风雪夜,孤灯照古道,英雄梦断处,岁月长河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武关的古老城墙和险峻山势;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风音乐,营造出古代战场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武关”的词汇,但类似的军事要塞在世界各地都有,如英国的哈德良长城。
“武关”作为一个历史和地理词汇,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激发了人们对古代战争和英雄主义的想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
1.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无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
2.
【关】
(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门闩。闩门的横木。
【引证】
《说文》-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 、 《史记·魏公子列传》-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
【组词】
关牡、 关楗、 关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