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9:44
1.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自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 指北宋崇宁四年为防御西夏而筑的萧关,故址在今固原北二百馀里; 古县名。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置。治所在今固原北一百八十里。至德后地入吐蕃,大中间收复,置武州治此,旋废; 古县名。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侨置于潘原县(今甘肃省平凉市东),仍为武州治所。五代周显德中废。
1. 【萧】 - (形声。从艸,肃声。本义:艾蒿)。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萧,艾蒿也。 、 《尔雅》。注:“即蒿。”-萧萩。 、 《周礼·甸师》-共萧茅。 、 《诗·王风·采葛》-彼采萧兮。 【组词】 萧艾、 萧敷艾荣
2. 【关】 - (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 门闩。闩门的横木。 【引证】 《说文》-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 、 《史记·魏公子列传》-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 【组词】 关牡、 关楗、 关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