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4:0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4:02:55
词汇“危失”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组合,它可能是由两个单独的词汇“危”和“失”组合而成。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组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危失”可能指的是处于危险之中并可能失去某物或某种状态的情况。
由于“危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一种紧张或悲剧的情节;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某种紧急或不利的状况;在专业领域,如风险管理或安全工程中,它可能指的是潜在的损失或风险。
“危”和“失”都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它们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汇的基本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它们的组合使用并不常见,可能是在特定语境下由作者或说话者创造出来的。
在强调安全和风险管理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危失”这样的词汇可能会被更多地使用,以强调情况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危失”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人们的紧张和担忧,因为它暗示了一种不利的、可能带来损失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新闻报道、安全教育或个人经历中遇到“危失”这样的情况,比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或健康问题。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使用“危失”来描绘一个紧张或悲剧的场景,增强作品的情感深度。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展示一些危险的场景,如火灾、地震等,来强化“危失”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危失”的词汇,但可以通过翻译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at risk of loss”或“in danger of losing”。
“危失”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能够简洁地表达一种危险和可能失去的状态,对于描述紧急或不利的情况非常有用。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况。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