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3:4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3:41:58
词汇“拓复”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由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复合词,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广泛认可的定义。因此,我们将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组合含义来进行分析。
结合起来,“拓复”可能意味着扩展和恢复,或者探索和重复的过程。
由于“拓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历史学中,可能会有“拓复古迹”或“拓复历史”这样的表达,意味着通过技术手段恢复或重建古代遗迹或历史场景。
由于“拓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拓”和“复”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领域或语境。
在文化遗产保护或历史研究领域,“拓复”可能被用来描述恢复和重建历史遗迹或文物的活动,强调对过去的尊重和保护。
“拓复”可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因为它涉及到恢复和重建,可能与希望、努力和成就感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拓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或历史研究的项目中,可能会遇到相关的概念和实践。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拓复”用作一个象征,代表恢复和重建的过程,例如:“在废墟中,我们拓复希望的种子。”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正在修复古建筑的画面,或者一段描述恢复自然生态的声音记录。
由于“拓复”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或者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翻译。
“拓复”作为一个复合词,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特定领域和语境中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强调了恢复和重建的过程,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研究紧密相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1.
【拓】
举,托起。
【引证】
《列子·说符》。注:“拓,举也。”-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
开辟;扩展。
【引证】
《后汉书·张步传》-扩地寖广,兵甲日盛。 、 《吴子·图国》-辟土四面,拓地千里。 、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拓世贻统。
【组词】
拓地、 拓界、 拓宇、 拓造、 拓销、 拓边、 拓辟
2.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復,往来也。 、 《易·复》-反复其道。 、 《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 、 《仪礼·大射仪》-扬触捆復。 、 《易·泰》-无往不復。 、 《书·舜典》-卒乃復。 、 南朝梁《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 、 《书·大传》-旦復旦兮。 、 《论语》-言不可復也。
【组词】
复还